电话: 13805793878 微信同号
传真:0571--85173752
Email:1018772286@qq.comu
公司:晓乐策划联盟机构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胭脂新村1幢1号207室 杭报集团新闻大楼北侧
更新时间:2020年06月06日 11时06分48秒|发布者:晓乐|点击次数:1843
好男儿·扎根兵团干革命
——杭州知青赴浙江兵团支农大事记
涉及浙江兵团和兵团战士的这些重要日子,令许多杭州老知青刻骨铭心、念念不忘近半个世纪!
这一天……是无忧青年的成年礼,“一颗红心”的最强音。这一天……是知青生涯的序幕,“兵团战士”的起点。这一天……是老知青聚会重逢经久不息的号角!苦乐悲欢,万千心绪,逢此“佳日”,胜似钱江潮鸣!
1970年5月7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杭州正式成立。受浙江省革委会和省军区双重领导,兵团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和直辖第十三、第十七团及工业第一、第二、第三团。兵团部先驻杭州华家池、后驻萧山。
1970年5月15日—11月5日,杭州有十批知青到达浙江兵团三师十一团(嘉兴运河农场)。具体日期分别为5月15日、5月26日、6月10日、6月20日、7月2日、7月29日、9月17日、9月28日、10月26日和11月5日。
1970年5月16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一师一团(乔司农场 );6月1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一师一团(乔司农场 );9月23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三师九团(安吉林场)
1970年9月1日,萧山红垦农场、钱江农场、红旗农场、五七农场、棉麻试验场划归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管辖。乔司农场和新安江开发公司划给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大批杭州知识青年开始进入兵团(与原农埸职工、场员一齐成为“兵团战士”)
1970年10月12日,杭州灯塔中学初中毕业生(多数刚满17周岁或16周岁)数百人赴本省长兴三矿(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二团二营)支农;10月16日杭四中一批69、70届初中生赴余杭兵团一师四团一营(平山农场)、三营(长岗农场)和四营(大溪河农场)支农;10月27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三师十团二营八连;10月28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三师十一团(嘉兴运河农场)支农,另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三师十团一营( 长兴县李家巷)支农。
1970年11月5日,杭八中初中生数百人分赴湖州基山(三师十团一营)、长兴县和平镇(十团二营)和长兴县李家巷(十团团部、直属连等)支农;11月20日杭五中一批初中生赴浙江兵团三师十团;12月3日杭州五七中学(原杭女中)一批知青赴安吉(浙兵三师九团二十六连);12月5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三师十一团(嘉兴运河农场);12月10日杭州江城中学一批知青赴浙北安吉县(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九团五营)支农,成为“兵团战士”,开始长达7、8年的兵团、农场艰苦岁月;12月18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二师七团(钱江农场)支农;12月26日杭州一批知青赴浙江兵团三师九团(安吉林场)支农。
1970年9-12月,杭州知青(二届生)368人赴一师四团一营(平山农场)支农。12月26日,杭州一批知青赴余杭县下沙棉麻场支农。
1971年8月8日、12月5日,杭州二批知青到达三师十一团(嘉兴运河农场)
1972年—1974年,兵团开展“学毛选”、“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创四好连队”、“批林批孔”、查处奸污迫害女知青的军队干部、培养知青党员干部,推荐知青上大学等
1975年6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撤销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指示。9月2日,中共浙江省委下发省交接领导小组制订的《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移交地方的交接工作方案》。至此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宣告结束历史使命。数万杭州知青的“兵团战士”身份变为国营农场(农垦场)职工。
1978年,杭州开始知青返城安置工作。
根据本人《杭州知青纪念馆展示陈列文案》改编。原文已发表在《浙兵岁月》文集第3册160—170页(红旗出版社)。
祝晓乐
2020年5月7日重发
(纪念浙兵成立50周年)
时代背景参考资料:
杭州老知青桑士达先生说:我们兵团战士身上凝聚着一种特殊的“兵团战士精神”,我概括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不畏困苦、奋斗不息、永不止步”20个字,这种“兵团战士精神”让我们受益匪浅、终生受用!岁月匆匆,时光飞转,是“兵团战士精神”一直支撑着我们的人生之旅
杭州老知青唐明说得好:四十年后回眸,皓首回望青春。青春没有错,理想没有错,热血没有错。历史的错误不该由我们来追悔,我们问心无愧!怀旧的背后,该有更深刻的生命拷问。每一亇时代都有它自己们使命和困境,为了中国的新生,上一辈承受的牺牲和苦难远大于我们
杭州老知青 晓雪说: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艰难岁月,这是一片永远抹不去的青春伤痕,这是一笔人生难以获得的特殊财富。因为有了这一回,我们的人生坎坷而精彩。因为有了这一段,我们的后半生就再没有过苦难的感觉。
有些知青文化研究学者说: 时至今日,我们仍旧需要继承和弘扬过去的那种知识青年吃苦耐劳、为了国家而勇于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依然应该是任何时代最尊崇的高尚情操。纵观中国以致全球,许多青年、甚至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在当年知青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不少知青学者说:知青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曲折的经历没有动摇自小树立的信仰,人生的苦难从未改变对共产党的拥护。承受苦难,逆难而行,获得新生,这是知青一代不可磨灭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正是这个民族崛起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知青引以为荣的是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知青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们热爱祖国,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精神……。
顾洪章先生(原国务院知青办负责人之一)说:历史给这代人造成过不幸,也促使他们更好地成熟起来。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copyright ©2012 晓乐策划联盟机构 文化旅游策划专家 杭州市下城区胭脂新村1幢1号207室 杭报集团新闻大楼北侧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