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805793878 微信同号
传真:0571--85173752
Email:1018772286@qq.comu
公司:晓乐策划联盟机构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胭脂新村1幢1号207室 杭报集团新闻大楼北侧
更新时间:2022年05月21日 23时05分40秒|发布者:晓乐|点击次数:429
电信网络骗局与防范
澎湃号 > 盈江警方
近期三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预警
2020-06-12 04: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盈江警方关注
近日,我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仅6月1日至10日,公安机关就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4起,损失金额高达154万元,诈骗形式多样,尤其以贷款诈骗、信用卡提升额度诈骗(10起)、赌博、投资类诈骗(3起,诈骗金额最高)、刷单类诈骗(1起)最为突出,已给部分市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请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拒绝受骗,同时告知身边亲朋好友,共同防骗。
1.贷款类诈骗(套路贷)
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抖音、微信、QQ、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联系推销网络贷款、信用卡办理,以“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为诱饵,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以此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接着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对有意向者先收取200-500元不等的手续费(代办信用卡类诈骗还会向受害人邮寄一张假信用卡),然后又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实施诈骗。
(1)若接到自称是某款贷款APP客服的电话称需要注销账号的,一定是诈骗,务必保持警惕。如需贷款,尽量通过银行等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申请,降低贷款风险。
(2)个人货款有若严格的要求和程序,不会随意通过发送银行链接实现。
(3)刷银行流水的都是诈骗。
(4)个人征信不存在可以通过转账来进行洗白,请广大市民引起高度重视。
(5)接到电话,不管是谁,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6)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一律删掉。
2.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购买的虚假身份信息在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婚恋交友网站注册,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中年成功人士等身份,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有交友婚恋需求的单身用户,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增进信任与好感,并确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犯罪嫌疑人虚构某赌博网站存在系统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修改中奖倍率挣钱,但由于自己正在出差中不方便操作,遂请受害人帮助操作,并告知受害人网站地址,登录账户名、密码等信息,要求受害人将账户资金对半投注,与此同时,犯罪嫌疑人会在后台修改中奖倍率,让受害人从表面上感觉确实通过此方法挣到了钱,从而骗取受害人对网站存在漏洞的信任。取得信任后,犯罪嫌疑人谎称这个漏洞很快会被发现,要受害者拿出全部资金进行最后几期的投注实施诈骗。受害人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投资理财前,需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3.刷单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1069平台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后通过话术诱骗受害人刷单,刷第一单时嫌疑人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其拉黑。
广大市民需养成保护隐私的意识,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个人及家庭的重要信息外泄,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对于网络信息更要加以甄别,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如遇上当受骗或是亲戚朋友被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如实提供受骗信息及过程以便警方调查。
总之,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账打款,防止受骗,并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或报警。
总领:不听、不信、不转账!!!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要点
——“六个一律”、“八个凡是”
请牢记哦!
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原标题:《治庸·便民| 近期三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预警》
警方提醒
网贷诈骗再出新花样 “骗子”竟是人工智能
原作者: 孟凡霞 来自: 北京商报 |
发布时间: 2020-1-10 09:06 |浏览量:18190 | 评论: 3
年底是网贷诈骗的高发期,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迟迟不放款,通常是网贷诈骗常见的三大套路。1月9日,烟台网警巡查执法发文提醒网贷诈骗又有新花样,网贷诈骗的“骗子”竟然是人工智能。
警方称,近期接到一市民报警,称其听信一“女子”推介,办理贷款被骗5000元。受理案件后,警方运用多种手段侦查后发现,这个“女子”是犯罪嫌疑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编写的机器人程序,可以同时向全国各地手机号码拨号,自动与接电话的人对话交流,自动引导受害人添加骗子微信。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案件并非孤例。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网贷诈骗是金融领域屡禁不止、屡见不鲜的现象,作为办理金融业务的律师,其实也接触到了很多类似案例。
李亚称,网贷诈骗的花样层出不穷,除“骗子”竟是人工智能这案例外,其中一些“不贷而贷”的网贷诈骗陷阱更是需要消费者格外警惕。例如黑中介为了能够及时套现剩余房租,以“押一付一”的条件吸引租客,以付租为名骗取租客通过租房App等方式办理网贷;此外,诈骗团伙假装购物网站客服人员,引导购物者错误操作,在购物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贷款等。
“网贷诈骗案件是金融科技行业乱象之一,反映了金融领域监管体系不够全面严密、金融机构对金融服务的供给力度仍然不足等问题。”李亚建议,消费者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应当冷静应对:
首先,应在第一时间报警备案,警方会在最快时间内冻结资金;
同时,要固定证据,尽量搜集诈骗人的身份信息、微信号、支付宝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并保存好和诈骗人交流的全部资料;
此外可以继续与诈骗人周旋,争取实现“自救”,如遇报警人数较少、警方不予立案但诈骗人身份信息较为明确的情形,也可考虑直接向法院起诉。
烟台网警方面提醒,市民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且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手续费等各类费用。
首页资讯综合骗局揭秘
人民日报评“走路就能赚钱”:警惕传销骗术向手机端转移
2019-11-12 08:47:01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利好
原标题:警惕传销骗术向手机端转移
时下,利用手机APP记录行走步数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借助“互联网+”,人们开始更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但也有少数不法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近日,一家以“走路就能赚钱”为噱头的网红APP“趣步”及其开发公司,因涉嫌传销等行为被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至少赚200元”,这样的宣传词瞄准了一些用户的心态。但进入该款应用软件后,人们会发现,健身不过是一个幌子,通过完成任务或者推广应用来获得虚拟币,才是在平台上获益的主要途径。
一段时间以来,“走路赚钱”“看新闻挣积分”“刷视频换商品”等APP相继出现,引发关注。其中,一些平台采用设置先易后难的任务分级、吸引用户花钱通关,邀请新人不断“接盘”的运营方式欺骗用户。相关平台拉人头的返利模式,由上下线组成团队并承诺高回报的行为,已涉嫌传销。面对新型传销骗术向手机端转移并不断“乔装改扮”,面对传销行为扰乱市场秩序、增加资本市场风险等现实危害,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及时介入十分必要。
从“在家创业”到“免费获利”,从打“微商”旗号到贴“连锁经营”标签,再花哨的包装,违法本质从未改变。非法传销的伎俩之所以得逞,正是因为一本万利乃至无本万利的许诺迎合了一些人的错误理财观念。从常理看,风险一定时,投资者会选择预期收益最大的组合;预期收益一定时,投资者会选择风险最小的组合。但受骗者往往轻信“低风险,高收益”的骗术,随之落入“低估风险、高估收益”的陷阱。要知道,走路、看视频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边玩边赚钱”不过是美丽的谎言。一旦陷入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平台,用户将无法看清投资用途何在、回报是否合理,很容易落入庞氏骗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以各种名目出现的线上传销骗术极具迷惑性,这对监管、整治工作提出新的挑战。针对传销行为新形态,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织密打击违法犯罪的法治网;从理论、技术等方面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及早发现、化解相关问题;加强APP上线审核和日常监督,密切防范风险。可喜的是,从公安部等部委对以“消费返利” “网络游戏”等为名的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开展联合整治,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线上监测、线下实证、多措处置、稳妥善后”的打击整治网络传销“四步工作法”,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让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传销分子无路可逃。(石羚)
原标题:2019年六大电信诈骗,你中招了吗?
国际金融报 黄希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手法也变化多端。近日,360金融反诈实验室盘点了2019年的六大电信诈骗,看看你中招了吗?
1.注销网贷账户骗局
注销网贷账户骗局是2019年高发的新型诈骗手段,诈骗团伙通过黑产等不法手段购买个人信息,主要瞄准大学时期注册过网贷平台账户的人群,通过编造“网贷额度影响个人征信”的理由恐吓受害者诱骗转账。
360金融反诈实验室今年发布的《注销网贷账户电信诈骗分析报告》显示,约30.4%的受害者被骗取多个网贷账户额度。
2.“杀猪盘”骗局
“杀猪盘”骗局是一种网络婚恋诈骗,诈骗团伙通过婚恋或交友APP,盯上单身男女青年,通过网恋之名获取信任。等到双方关系稳定,犯罪分子就开始动手“杀猪”,大都以赚钱的名义带受害者参与赌博或其他投资骗取钱财,致使对方欠下巨额网络贷款债务。投资工具大都是骗子自己设计的,受害者能不能赚钱都是后台操控的,因此有人一旦上当受骗根本不可能回本。
3.假冒借贷APP骗局
假冒借贷APP骗局是今年下半年频发的电信诈骗手段,诈骗团伙通过假冒知名借贷类APP客服,以短信、网页广告等形式广撒网,诱骗受害者缴纳工本费、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等不同名义的费用,骗取用户隐私信息和钱财,不仅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还损害正规借贷品牌的口碑,影响十分恶劣。
4.网购退款骗局
网购退款骗局多发生在网络购物之后,诈骗团伙利用网购退款退货的流程,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受害人的电话和购物信息(如快递信息泄露等),随后冒充理赔客服致电,谎称受害人购买的货物有问题可申请理赔。在受害人要求理赔时,对方会要求受害人从银行卡或贷款转账作为理赔信用条件,以诈骗其钱财。
5.误开会员骗局
误开会员骗局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商平台的用户和交易数据,打着客服名义,编制误开电商平台主推的“白金会员”“VIP会员”“PLUS会员”等骗局,以会员服务扣款为恐吓进行诈骗。现在则演变成注销代理商或批发商等商家账户新骗局。在具体行骗时,编造借贷平台存在“占用额度”的说法也成为骗子们的惯用伎俩。
6.刷单兼职骗局
刷单兼职骗局中枪的多为大学生,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打着高额返利的幌子吸引大学生刷单。先通过小额返利获得受害人信任,再分配大额任务给受害人,并编造付款失败、清空额度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在网贷借钱转账。据不完全统计,网络刷单诈骗案件中,18岁至25岁受害者占到整体的近6成,其中大多为学生。
360金融反诈实验室方面分析,以上六种今年高发的电信诈骗手段呈现三大特征:第一,瞄准电商场景的电信诈骗事件增多;第二,诈骗团伙多利用科技手段,如仿造假冒APP、散布虚假广告、炮制投资工具;第三是随着网络借贷的兴起,诈骗团伙往往会诱骗受害者通过网络借贷转账。
为防范更多人受骗,360金融反诈实验室提出“三不”建议:
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
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要再三核实对方的信息。
最后万一自己上当受骗或有亲戚朋友被骗,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双11骗局有哪些?警惕六类电信诈骗陷阱
2019-11-7 10:31:16来源:国际金融报责任编辑:利好
原标题:“双11”快来了,小心不要上了“伪冒客服”的当!
临近“双11”,电信网络诈骗进入新一轮的高峰期。
近日,在太原市反诈骗中心、公安迎泽分局、迎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的“平安守护、反诈先行”系列宣传活动中,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务必注意“双11”期间,最易高发的六类电信诈骗陷阱。
这六类电信诈骗陷阱分别为:“预售”陷阱、“虚假客服”、“刷单返利”骗局、“信用提额”骗局、伪“红包”骗局和“双11”后退款、退货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虚假客服”是近来频频出现的网购陷阱,他们通过私人手机号码或短信形式告知网购消费者订单异常,引诱网购消费者掉入“陷阱”。
警方介绍,通常情况下,“双11”期间抢购高峰网速较慢,网银交易很可能出现迟缓的情况。一些不法分子便冒充客服,假借“所购商品出现了卡单、交易失败等情况,若逾期处理,账户资金将被冻结”等理由,要求到银行ATM机前操作退款。事实上,这是诱骗网友将钱汇到骗子的账户中。
对此,警方提醒,根据对以往类似案件进行剖析,市民朋友只要在网购过程中,看到所谓的“卡单”“调单”“激活订单”等术语,基本可以判断骗子在玩套路。
据记者了解,随着电信诈骗高发,且“套路”升级,体现出向消费金融用户渗透的趋势,警方也加大了多方联动的打击力度。
记者获悉,分期乐安全团队日前通过乐信AI反欺诈技术,成功挖掘出一个涉及被骗用户数百人的“伪冒客服”诈骗线索,并立刻将案件线索提供广州警方。警方接报后迅速成立专案组,经过连夜侦查摸排,用时不到三日即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这类新型电信诈骗犯罪。
据悉,这是警方今年加大金融电信诈骗打击以来,在分期乐安全团队协助下破获的第4起伪冒分期乐客服诈骗案件。此前,分期乐曾积极配合湖北武汉警方和广东湛江警方,破获3起“伪冒客服”诈骗案,一举抓获潜伏在成都、海口及北京等地作案的犯罪团伙。
(国际金融报记者 黄希)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晓乐 采集编发20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