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805793878 微信同号
传真:0571--85173752
Email:1018772286@qq.comu
公司:晓乐策划联盟机构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胭脂新村1幢1号207室 杭报集团新闻大楼北侧
更新时间:2024年06月18日 15时06分58秒|发布者:晓乐|点击次数:276
知青精神文化财富体现在哪里?
经过了四十年前上山下乡的艰苦磨难,经过了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风雨洗礼,近年知青们开始讨论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在此基础上对文革后的知青群体所付出的一切凝练出客观公正的“知青精神”非常必要。
作为与共和国共同走来的同龄人,将“奉献”融入“知青精神”的定论中是恰如其分的。当年下乡,知青们都是真心实意地想为国家做贡献,为边疆与农村奉献青春。因此,虽然下乡的条件非常艰苦,知青们却甘之如饴,从而了解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也由此增加了社会责任感。知青,后来大都通过各种途径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支撑下,他们能够在已经对个人的幸福作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继续为国家、为社会、为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时至今日,我们仍旧需要继承和弘扬过去的那种知识青年吃苦耐劳、为了国家而勇于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奉献,依然应该是任何时代最尊崇的高尚情操。
纵观中国以致全球,许多青年、甚至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在当年知青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们这一代人,将肩负着最后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更好地去认识那段特殊的历史,理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知青们,继承和弘扬当年艰苦卓绝环境中铸就的这种知青精神。
“知青”,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仅从1968年算起历时12年。全中国先后有1660万知青上山下乡,占当时中国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波及当时中国城镇大约一半的家庭。这大批富于献身精神的知识青年,来到农村新天地,同当地百姓一起,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辛勤的汗水奉献给了第二故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作为新中国崭新一代的绝大多数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艰苦实践孕育并铸就了一种精神 —“知青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知青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为社会作出了巨大奉献,他们逝去的青春换来农村和农场巨大的人文精神文明以及物质建设变化。
后知青时代的他们现在仍然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社会最低层普通的劳动者,甚至下岗、退休、离职的知青仍在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及和谐稳定作贡献。知青精神仍然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知青们利用自己知性思维能力,对上山下乡的意义、成果、得失,通过积累、内化、整合为不同价值心态所具有不同特质负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这个独特形式存在的特质构成的。知青的物质文化到观念文化中,蕴含与积淀着知青文化心理。中国知青在人类文明中,在它浓厚的文化底蕴的背后,隐含着对人类健康、文明、进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是知青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产生于一个不重物质重精神,崇尚理想主义作为正统的年代。极端崇拜领袖,崇拜权威,把追求道德理想,政治至上和无私奉献当作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知青尽管历经坎坷与磨练,虽然有过困惑,有过迷惘,有过失落,有过悲伤,但始终没有退缩,没有颓唐,没有萎靡,没有失望。而是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强、自立、自信与自重的品德。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改革大潮中,胸怀全局,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少人又承担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机会成本而下岗。能够承受那么多的巨变而始终如一,这种显而易见的知青精神,源自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刻起,“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理想主义精神已经溶入这一代人的血液中,成就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灵魂。在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普世价值观”的现代社会,这种无私精神更加难能可贵。知青们并不是对传统的民族精神不加区别地将几千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成果兼收并蓄,中国知青首先要继承和发挥传统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成果,继承他们适应时代变化,能够推动民族进步,推进全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精神。
知青的人文精神,体现在知青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知青们不信神道和救世主,同时也不主张去追求灵魂的不朽,在那个独特的自我增值自学环境中,知青的开放精神得以强化。知青文化一方面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又积极地兼收并储吸收其它各种文化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物质及思想文化成果。知青在上山下乡这条道路上,有过幻想和自豪,有过宝贵青春的荒废和生活自信心的动摇;而引以为荣耀就是他们那种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正由于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磨炼,他们才真正懂得珍惜国家和个人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和进步。
知青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们热爱祖国,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精神。正因为具备了这种品质,那些走上领导岗位的知青,能保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好作风;那些上学深造的,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到学有所成;那些进入商界的,也能凭借自己扎实的辛劳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获得显赫的成就;在各行各业中,也都不无表现突出的工作者。
如今,知青们已是共和国的中坚,共和国的脊梁,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特殊的年代以特殊的方式造就了具有克己奉公无私价值观特殊的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又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知青精神”体现的就是一种现代人所欠缺的理想主义绝世情怀。但愿此精神能够在新的世纪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及全人类美好的未来世界作出其不可或缺的贡献。
以上文章出自“香港知青杂志”第四期。作者:剑艺
说 明:这篇署名剑艺的文章发表于2009年11月25日。晓乐收藏至今已有15年,平时颇爱阅读和引用。但至今不知作者剑艺是谁?(知情者请你告诉我!)。此篇佳文杰作解读知青精神较客观、公正、深刻…宛如暗夜明灯、荒野火炬……经常助我扫除晚年人生征途上的雾霾阴尘!今特发布网群,供各地各界知青战友同仁品鉴!(全文1字来改动,大标题和字体加粗处为晓乐所加)
浙江知青 祝晓乐 2024.6.19
知青精神文化财富体现在哪里?
经过了四十年前上山下乡的艰苦磨难,经过了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风雨洗礼,近年知青们开始讨论和总结自己的人生。在此基础上对文革后的知青群体所付出的一切凝练出客观公正的“知青精神”非常必要。
作为与共和国共同走来的同龄人,将“奉献”融入“知青精神”的定论中是恰如其分的。当年下乡,知青们都是真心实意地想为国家做贡献,为边疆与农村奉献青春。因此,虽然下乡的条件非常艰苦,知青们却甘之如饴,从而了解了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也由此增加了社会责任感。知青,后来大都通过各种途径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而正是在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支撑下,他们能够在已经对个人的幸福作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继续为国家、为社会、为改革开放做出新的贡献。时至今日,我们仍旧需要继承和弘扬过去的那种知识青年吃苦耐劳、为了国家而勇于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奉献,依然应该是任何时代最尊崇的高尚情操。
纵观中国以致全球,许多青年、甚至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在当年知青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们这一代人,将肩负着最后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更好地去认识那段特殊的历史,理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知青们,继承和弘扬当年艰苦卓绝环境中铸就的这种知青精神。
“知青”,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仅从1968年算起历时12年。全中国先后有1660万知青上山下乡,占当时中国城镇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波及当时中国城镇大约一半的家庭。这大批富于献身精神的知识青年,来到农村新天地,同当地百姓一起,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辛勤的汗水奉献给了第二故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作为新中国崭新一代的绝大多数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艰苦实践孕育并铸就了一种精神 —“知青精神”。那就是:“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自强不息,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知青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为社会作出了巨大奉献,他们逝去的青春换来农村和农场巨大的人文精神文明以及物质建设变化。
后知青时代的他们现在仍然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社会最低层普通的劳动者,甚至下岗、退休、离职的知青仍在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及和谐稳定作贡献。知青精神仍然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上山下乡的过程中,知青们利用自己知性思维能力,对上山下乡的意义、成果、得失,通过积累、内化、整合为不同价值心态所具有不同特质负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这个独特形式存在的特质构成的。知青的物质文化到观念文化中,蕴含与积淀着知青文化心理。中国知青在人类文明中,在它浓厚的文化底蕴的背后,隐含着对人类健康、文明、进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是知青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产生于一个不重物质重精神,崇尚理想主义作为正统的年代。极端崇拜领袖,崇拜权威,把追求道德理想,政治至上和无私奉献当作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知青尽管历经坎坷与磨练,虽然有过困惑,有过迷惘,有过失落,有过悲伤,但始终没有退缩,没有颓唐,没有萎靡,没有失望。而是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自强、自立、自信与自重的品德。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改革大潮中,胸怀全局,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不少人又承担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机会成本而下岗。能够承受那么多的巨变而始终如一,这种显而易见的知青精神,源自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刻起,“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理想主义精神已经溶入这一代人的血液中,成就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灵魂。在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普世价值观”的现代社会,这种无私精神更加难能可贵。知青们并不是对传统的民族精神不加区别地将几千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成果兼收并蓄,中国知青首先要继承和发挥传统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成果,继承他们适应时代变化,能够推动民族进步,推进全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精神。
知青的人文精神,体现在知青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知青们不信神道和救世主,同时也不主张去追求灵魂的不朽,在那个独特的自我增值自学环境中,知青的开放精神得以强化。知青文化一方面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又积极地兼收并储吸收其它各种文化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物质及思想文化成果。知青在上山下乡这条道路上,有过幻想和自豪,有过宝贵青春的荒废和生活自信心的动摇;而引以为荣耀就是他们那种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高尚精神。正由于经历了长期的艰苦磨炼,他们才真正懂得珍惜国家和个人今天来之不易的发展和进步。
知青中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们热爱祖国,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精神。正因为具备了这种品质,那些走上领导岗位的知青,能保持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身体力行的好作风;那些上学深造的,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到学有所成;那些进入商界的,也能凭借自己扎实的辛劳和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获得显赫的成就;在各行各业中,也都不无表现突出的工作者。
如今,知青们已是共和国的中坚,共和国的脊梁,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特殊的年代以特殊的方式造就了具有克己奉公无私价值观特殊的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又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知青精神”体现的就是一种现代人所欠缺的理想主义绝世情怀。但愿此精神能够在新的世纪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及全人类美好的未来世界作出其不可或缺的贡献。
以上文章出自“香港知青杂志”第四期。作者:剑艺
说 明:这篇署名剑艺的文章发表于2009年11月25日。晓乐收藏至今已有15年,平时颇爱阅读和引用。但至今不知作者剑艺是谁?(知情者请你告诉我!)。此篇佳文杰作解读知青精神较客观、公正、深刻…宛如暗夜明灯、荒野火炬……经常助我扫除晚年人生征途上的雾霾阴尘!今特发布网群,供各地各界知青战友同仁品鉴!(全文1字来改动,大标题和字体加粗处为晓乐所加)
浙江知青 祝晓乐 2024.6.19